标准详细信息
塑料 聚氨酯原材料通用测试方法 第1部分: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多元醇羟值 |
||||
| 标准编号:GB/T 46231.1-2025 | 标准状态: 即将实施 | 阅读打印版价格: 65.0 |
|
|
适用范围:
本文件描述了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多元醇羟值的方法。给出了相关定义和建模技术说明,确立了建模过程中选择校正样品、收集并处理数据的程序,同时也确立了近红外模型建立、评价和验证的准则,及样品处理、数据获取和模型评价的程序。
本文件适用于聚氨酯生产用多元醇的研究、质量控制、特定检测和过程控制。
本文件适用于聚氨酯生产用多元醇的研究、质量控制、特定检测和过程控制。
标准编号:
GB/T 46231.1-2025标准名称:
塑料 聚氨酯原材料通用测试方法 第1部分: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多元醇羟值英文名称:
Plastics—General test method for polyurethane raw materials—Part 1:Determination of hydroxyl number of polyols by NIR spectroscopy标准状态:
即将实施发布日期:
2025-08-29实施日期:
2026-03-01出版语种:
中文简体
替代以下标准:
被以下标准替代:
引用标准:
GB/T 12008.3-2009,GB/T 29858-2013,GB/T 31062-2014,HG/T 2709-2022采用标准:
采标名称:
《塑料 聚氨酯生产用多元醇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羟值》采标程度:
MOD
标准类型:
CN标准属性:
GB标准编号:
46231.1起草人:
匙丹丹、郭逢宵、王献宁、孙露霞、战晓彤、袁子正、赵子龙、张陆军、刘春林、高伟、金美金、尹少云、姜健、陈佩佩、刘艳华、李明友、贾世谦、于玉建、孟可馨、陶志豪、何信杰、刘保华、刘斌华、万新民、纪尚超、陈伟彬、韦明、张兴宏、刘文煜、李光、赵宝成、吴梓博、范斌、孙培旸起草单位:
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、旭川化学(苏州)有限公司、万华化学(宁波)容威聚氨酯有限公司、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、中化东大(淄博)有限公司、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、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、湖南聚仁新材料股份公司、浙江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、惠州大亚湾达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、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、布鲁克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、浙江禾欣科技有限公司、广东工业大学、烟台正海合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大学、江苏丹霞新材料有限公司、恒光新材料(江苏)股份有限公司、江苏巴德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多邦新材料有限公司、浙江辽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、广州昊毅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归口单位:
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15)提出部门:
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部门: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


